2)第212章 大战后的影响_大逆转190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用之后,列强们也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高低搭配”这种方式,以此兼顾数量和质量。现在中国已经是公认的头号空军强国,掌握着最先进的航空技术,而且又有实际使用经验,自然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列强们要搞轰炸机,自然绕不开中国,因为星科集团等中国公司早就把多项相关技术在各国注册了专利,这些个专利壁垒可不是那么好绕过。

  不过这里得说明,专利壁垒这种玩意儿是列强内部自己玩才有效。要是一个弱国或没有背景的家伙想要用什么专利之类的玩意儿来挟制列强或资本家的话,呵呵,那就太天真了。专利壁垒是列强的游戏规则,连列强都不是的家伙也想进去玩,那就是笑话了。真以为列强和资本家们是开善堂起家的啊?不会玩双重标准的叫什么列强?

  比如原时空的侯德榜在三十年代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可他连半毛钱专利费都没拿到,就被迫向世界公开了。有这种遭遇的还有很多,侯德榜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和原时空不一样,本位面的中国已经是公认的列强,大伙自然就得守规矩了。列强一致嘛,这是本世界最高原则,连英德两国都快开扁了,但还是的互相遵守这种规矩,该花钱的就得花。当然如果真的打起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现在大伙就都找到中国了,要求购买轰炸机以及相关专利使用权等等。

  首先找上门的是美国,他们仗着准盟友的关系很直白的要求购买这些东西,其中轰-l“燕鸥”轻型轰炸机和轰-2“白鹭”重型轰炸机就各订了20架,还有60台发动机,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对于美国的订单,中国开的价格还是比较良心的,现在双方合作的东西很多,没必要宰得太狠。“燕鸥”单价66美元,“白鹭”单价l万美元,发动机单价26美元。

  当然出口的飞机都是“猴版”,性能都比自用版的缩水了,轰炸机最重要的就是轰炸瞄准镜,这东西可不能这么容易就给他们。出口型轰炸机的轰炸瞄准镜就是简化版,性能远远比不上原版。此外,发动机也是缩水版,无论功率和还是寿命都要比正版低些。还有就是机载电子设备,全都都换成了傻大粗的电子管型号,晶体管型号仅供自用。

  这一揽子采购合同,中国一共收了136万华元(约60万美元)。

  接下来的德国,他们要了“燕鸥”和“白鹭”各20架,发动机60台,以及相关专利、图纸和生产许可。出于增强德国实力的打算,文德嗣这个特大“自于五马克”给二德子开了一个超级优惠价,106万华元(约26万马克)。

  等到协约国找出上门来,价格就不是那么便宜了。牛牛花了26万华元(约20万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