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我听到过一个分析_疯人演绎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斌在案发当日的上午11:00时,在自己会所的房间内,约见沪市一家出版公司的老总赵东林谈生意。中午12:00时左右,二人在房间内共进午餐,饭菜是由西餐厅的服务员刘江和李招娣送进去的。

  二人之后一直等候在房间外,直到13:15分用餐结束,赵东林稍后离开。二人在收拾房间时,曾经听到雷斌打了一个电话,对方好像是一个女人,但内容并不清楚。随后雷斌通知前台自己要休息一会儿,其间不要让人打搅。在那之后,便再没有人见过雷斌。

  直到第二天上午11:45分左右,换班后的服务员曹桂琴进去打扫房间,见房间内雷斌正在休息,便退了出来。出门时刚好碰见领班齐亮查岗,齐亮感觉异常便进入室内查看,探查之下发现雷斌已经没有呼吸,便立刻报了警。

  这里有一个情况,据接早班的曹桂琴回忆,她在早晨7:00左右经过雷斌的房间时,见门上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9:15分左右她第二次打扫卫生时,门上依旧是“请勿打扰”的牌子。直到11:45分左右她第三次经过时,发现雷斌房间的牌子被人摘除了,随后她才进入室内准备清理卫生。

  结合之前法医部与现场勘验情况推断,凶手是在12号下午14:00时至15:00时左右进入雷斌的房间,在对已经反应迟缓的雷斌进行二次麻醉之后,趁中午休息时间人少,将昏迷的雷斌用餐车移到冷库并采用快速失温的方法将其杀死。

  根据李法医给出的数据分析,凶手是在第二天凌晨将雷斌的尸体重新搬回到了雷斌的房间,待估计尸体的回温时间差不多之后,才再次回到现场,取下了“请勿打扰”的牌子,故意让雷斌的死亡被他人发现。

  那么这里又有几个疑点,第一,凶手是如何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完成了对雷斌的第一次麻醉?第二,虽然现场距离冷库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凶手为什么一定要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多次返回现场?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第三,就是凶手的性别?我之前听到过一个分析┈┈”

  上午九点零五分,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晚了五分钟,经望川按下了雷斌别墅的门铃。当几分疑惑爬上经望川的眉梢,别墅的电动大门缓缓地打开了。没有人询问,也没有人迎接,经望川通畅无阻的穿过修剪整齐的草坪,推开虚掩的房门,走进了屋内。

  程晓攸正在打电话,她背对着门口,头发蓬乱,一身睡衣随意的披在身上,春光隐隐。经望川反手带上房门,没有继续向前,他站在门廊的位置,安静地等待,慢慢的平复心绪。

  程晓攸的通话很快便结束了,她怔然片刻才转回身,面上的神情无喜无悲。

  她瞥了一眼经望川,将电话随手扔在了一旁的沙发上,“你来了,想喝点什么?不要那么拘谨,佣人都放假了,茶和咖啡都有,你自己随意吧?我先去换件衣服,我们稍后再聊。”程晓攸说完,便转身匆匆上楼,只是脚步略显疲惫。

  这个女人对自己全无戒备,手机也未收起,在目前这个敏感的时期,至少可以说明她的心里是无碍的。经望川暗自思忖着,缓步走进客厅。他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茶几上,没有坐下,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四下打量起房间的陈设。

  这里经望川还是第一次来,他和程晓攸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间西式茶餐厅,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房间的布局是西式的简约风格,看来在家庭内部,至少曾经的主导者是程晓攸。雷斌的喜好偏向中式的复古风格,他的公司和私人会所都是如此布置,领域观念很强。

  看来这夫妻二人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恐怕是由来已久,性格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理念,能将差异淡化、统一的,只有利益。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