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们都有病_疯人演绎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罗玉竹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她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推倒与一次重建。即便是这一次的重建,也是不完全的,她只是找到了一个短期的切实目标而已。

  罗玉竹在与我进行交换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无意识的戒备状态。她虽然摆出了一副开放的姿态,但她却并不是一个好演员。只有那么一两次,她才会流露出真切的情感。一是对端木的恨,一是对邓西伦的恨。我的表述没有错误,在那真实之中,只有恨。

  这两个男人都是她生命中的重要存在,一个脉络清晰,一个因果不明。但一样无法否认,这两个男人都对她产生了重大影响。前者贯穿了她的一生,影响也大多是积极地因素,但却为何会与她对后者的反应相同?没有爱,只有恨?因此,这又涉及到了心理层面的异变。

  我们的大脑是混乱而复杂的,人的一部分记忆是建立在压抑的情绪之上,如同沙砾上的城堡。这城堡虽然脆弱,但也是保护内心的一道防线。而这道防线的推倒与重建过程,在本质上其实并无区别,都是一种破坏,一次伤害,以及一次回溯的过程。

  随着这堵墙被破坏的次数增多,回溯的终点必将到达初次创伤的源头。而罗玉竹的初次创伤源点,正是死亡。这是一种近似虚幻与现实之间的转换,比如无法解决的情感矛盾,通常会折射在梦境之中。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反馈,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潜意识的自我保护。

  因为在潜意识中对真实事物的描述,其对自身的影响或伤害,要远低于在自觉意识中处理实际的对象或问题。这种反复的叠加,最终会导致意识的混乱。混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距离与本质,直至完全失去对现实的感知。罗玉竹当时所表露出来的恨意,正是这种混乱下的虚幻。所以综合上述分析,我认为警方在罗玉竹的应对上存在轻疏。

  若单只一个罗玉竹,这种轻疏应该不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但若是在加上一个邓西伦呢?邓西伦的情况比罗玉竹还要严重,他的心理扭曲程度也并未如警方,至少是简警官所判断的那般无害。邓西伦的潜意识中有暴戾的一面,虽然隐藏的很好,但的确存在。

  邓西伦的创伤源头在童年,发生的时间比罗玉竹还要早。所以伤害程度更大,隐藏的层次也更深。

  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继承于他的父亲,敏感而自私则源自她母亲出走留给他的阴影。她对成熟女性的迷恋,以及靠近似偷窃才可带来的愉悦感,也同样是他对母亲带给他的创伤的一种修正。这种修正的短暂和失败,进一步增大了他的心理阴影面积。

  邓西伦的性功能障碍是心理疾患而不是生理疾病,与他的心理扭曲程度成正比。从他的诊疗记录上可以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