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塔子山练拳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被其它的琐事缠绕。

  城市里阳气很重,定境中扰动心神的魔幻之境变了,不再是四面阴风的田野,也不是纯阴聚集的地宫,而是壁画异变成的那一片凝固天地。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唐成现在想的就是如何“解救”那把剑,杀人放火的心魔早已淡去,元神所受的新伤是在丰都东汉古墓中留下的烙印。

  从寂静无声,到渐渐能够重新发动滚滚雷音,唐成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治好了自己的元神之伤,这是一种神奇的现象,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复原之后,唐成的感觉真好,比未受伤之前更加精神饱满,他的知觉敏锐,而且还多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原先修练内家拳有了小小的成功,只是觉得自己的身心充满了活力,有了这一段奇异的经历之后,仿佛周围的环境也具备了以前从未察觉到的灵性,在奇特的感应间变得生动起来。

  比如在屋子中打坐的时候,可以通过“灵觉”感应到房间里很多东西的存在,不需要用眼睛去看,也不需要伸手去摸,很难形容出这种状态,总之,自然就能感觉到。

  另一方面,他的内家功夫也突破了已有的那层境界,彻底突破了“劲随意走,运转由心”的阶段,触及到“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门槛,内劲功力上的增长并不是很夸张,但境界上的突破是他始料未及的。

  内家功夫练到这个境界,就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了。

  很多人再怎么练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了,无非是继续打熬筋骨积累经验,到了血肉之躯相对的极限,终其一生也无法更进一步,所以说“拳怕少壮”,武功不是越老越厉害。至于更上乘的境界,已经不能单纯以武技来概括了,不仅需要秘传的功法,还要看自己的悟性和机缘,不是师父想教,徒弟就能学会的,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唐成的内家功夫最早是跟外婆学的,而外婆本人一生习武也就勉强达到“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门槛。唐成曾追问其究竟,外婆的回答却很玄妙,最深刻的体会不在于格击技巧,而是人自身的变化,更恰当的说是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不同,总之不太好形容。当初听到的只是似懂非懂,如今终于有了一点切身的体会,确实不形容。

  要想迈过“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门槛,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有各种秘传功法,在公开的拳经剑谱中几乎都见不到。

  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前人的藏私,其中很多内容在外人看起来神奇的接近于荒诞,讲述的功法几乎不可思议,确实不适合公开流传,否则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而且境界不到也不可习练,要是有人抓不住要领就去模仿是很容易出事的,有可能会给公开传授者带来种种非议和麻烦,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

  唐成猜测,怪老头陆超留下的那本养剑炼剑秘笈,可能会讲授这些内容,同时他也有一种期待。

  现在,元神之伤已经痊愈,内家功夫也更进一层了,唐成终于放心了,他决定打开“秘笈”,现在他做事的风格小心了许多,再也不敢大意。

  陆超说这两本秘笈要在夜间点着油灯看,而且只能看一次,难道做了什么手脚,比如用某种特殊的墨水书写,见光之后字迹就会渐渐褪去?这老头真是怪到了极致。

  唐成猜测了种种可能,还是按那怪老头说的做了。

  这一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