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五十七 孝子和逆子_血沃轩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意思已经实在是明显了啊。所以,王应该多作一些准备了……”

  这位金光柄,是功西派领袖金自点的弟弟,但在政见上却和自己的亲哥哥持着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不是亲明派。也不是亲清派。他唯一效忠的,就是自己地国家绫阳君。这在朝鲜地这些大臣之中。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这次清西派所发起地兵变中,金光柄才没有受到侵害。但他却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是和现在的国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李宗倒台,那么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他的话让李宗脸色一片惨白:“那么我现在应该怎么办?难道让明朝的军队离开这里?一旦激怒了明朝,后果不堪设想。金光柄,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我们不必去和明朝军队为敌。”金光柄小声说道:“其实在我看来,明朝的态度也非常明确,谁忠实于他们,他们便会扶持谁,世子之所以得到明朝的帮助,我想也正是在北京的时候向明朝朝廷表达了自己的忠心。王,您可以在明天设下酒宴,款待明朝的将军和官员,并在席间隐晦地表达,自己当初降清的苦衷,以及对明朝的一片赤忱之心。只要明军不动,那么汉阳的局势依旧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世子就算想要提前……我想您心里明白我说的什么,但我想失去了的他,也只能听从您的命令……”

  李宗微微沉吟了会,终于稍稍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吧,就采用你的办法,明天设下酒宴款待明朝官员。其实,李滞他又何必那么心急呢?我的位置难道迟早不是他的吗!”

  次日,李宗果然在庆云宫中设下酒宴,款待李建标等明朝将领官员。席间,那李宗极尽阿谀奉承之词。李建标对他的目的早已心中有数,只是面带微笑略略谦逊几句。对朝鲜的政局,武英王早有交代,自己要做的只是在其中推波助澜而已。

  “将军姓李,与朝鲜王室一般的姓,这正是外邦小王的荣幸。”见明朝将军客气,李宗恢复了几分神采:“李姓又让我想到了一位我朝鲜大大的功臣,忠武公李舜臣大人。当年壬辰倭乱的时候,忠武公奋勇抗击倭寇,看来姓李的多出英才啊……”

  见国王把话说得偏离了轨道,金光柄赶紧插话道:“壬辰倭乱多亏了大明仗义发兵,七年来明朝与朝鲜的联军,抗击倭寇大军二十万,这才取得了辉煌胜利,所以,朝鲜上下一直都视明朝为再生之父母,一刻也不敢忘记了天朝的恩情。”

  李建标顺口敷衍了几句。万历年间地明朝和朝鲜的联军。共同抗击倭寇的军事行动,使大明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将领邓子龙,不过,让李建标有些疑惑的是,在往日的闲谈中聊到这位邓子龙地时候,武英王似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