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相迎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嘀咕,不着痕迹地靠到两人身边,用汉话道:“二位殿下要送什么,小人让人去列出礼单。”

  赵维一愣,心说,这特么是什么操作?

  他就没懂,这是帮忙啊,还是直接张嘴就要礼物了。

  那府臣见赵维错愕,露出一丝笑容,“殿下切莫多心,小人谢中原,也是宋人。”

  赵维登时释怀,向谢中原点头示好,“那就有劳了!就写...金银各千两吧。”

  噗!!

  谢中原差点没噎死,瞪眼看着赵维几近失态:“千...千两?”

  “怎么?”赵维心说,给少了?寒酸了?

  “两千也行。”

  谢中原:“......”

  无语良久,”殿下给多了!东瀛小邦,如此厚赐,反而被人轻视。“

  “哦。”赵维哪懂这个?却是露了怯。

  回身瞪了赵晔一眼,意思是:你特么书都读哪去了?怎么不提醒我?

  赵晔也是委屈,关我屁事?

  赵维为免继续丢人,干脆让谢中原看着写吧,反正船上能送的东西也就金银。

  最后,谢中原写了金两百、银五百的礼单,悄悄地塞给大宋这边。等到两方过礼之时,保住了上邦的颜面。

  通过此事,谢中原自然与赵维等人亲近不少,当其是自己人。

  不得不说,当对面有自己人的时候,那可是舒服多了。就像开团六打四,怎么打怎么有。

  也是通过谢中原,赵维、赵晔对东瀛来迎接的队伍也有了初步了解。

  怎么说呢?

  居首的自然是东瀛后宇多天皇,在其左侧居次席乃是关摄,相当于大宋的宰相。右侧是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的名义首官。

  在三人身后,居于末席的,才是大名鼎鼎的幕府执权——北条时宗。

  赵维就奇了怪了,“不说北条时宗才是东瀛三岛的主政之人吗?怎么他前面除了天皇,还有俩儿呢?”

  谢中原则道:“关摄即是关白与摄政的合称,代天皇理政。原本是东瀛的实权人物,可惜镰仓大兴,关摄也就成摆设。”

  赵维不解:“那征夷大将军呢?他不是幕府首官吗?我听说,大将军之下还有‘别当’,乃幕府副手,怎么也轮不到执权吧?”

  谢明,“殿下不知,征夷大将军之职一直由清河源氏世袭,偶也有天皇子嗣出任。只是到了北条时政时期,大将军也被北条得宗家架空,而‘别当’自此亦由得宗家兼任。所以,执权便成了幕府的实控者,由得宗家世袭。”

  “哦。”赵维懂了,就是北条得宗家干掉了天皇,干掉了关摄,还干掉了大将军。

  中原王朝权臣都是架空皇帝一人,权倾朝野。这倒好,连宰相和大将军都是摆设,全在上面当吉祥物。

  这让赵维不得不佩服得宗家的能力...

  不由得向北条时宗那边竖起大拇指,意思是:你牛!

  结果被北条时宗正看在眼里,也是多看了赵维几眼。

  其实,北条时宗年纪也不大,还不到三十岁。像赵维那么大的时候,就已经接任幕府执权了,所以对大宋的两个少年亲王并无轻视。

  但是,他之前更关注的是璐王赵晔。

  毕竟崖山一战,璐王胆气过人唤醒残宋的事迹,连东瀛都略知一二。

  今天特请天皇出迎,也算是慕名而来,想见一见大宋璐王的风采。

  然而观察下来,北条时宗发现,璐王也不过如此。反而是那个宁王隐隐为首,气度不凡。

  此时,迎着赵维的拇指,知道那是赞赏之意。飒然一笑,向赵维点了点,算是谢过。

  ,

  ————————————

  PS:北条得宗,并不是哪一个人名,而是对北条氏之中的一支,得宗家族的称呼。简称也叫得宗家,而不是北条家。

  然后就是,这一家子人起名很怪,老子、儿子,甚至老子的老子,名字只都只差一个字,看着像兄弟似的。

  北条时宗、北条时赖、北条义时、北条经时之类的,其实并不都是兄弟。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