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大坑套小坑,你坑我更坑(1万3大章,求订阅)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此婚育生子,落地安家,虽然这些人也依旧心向大宋,可总有人安于现状,忘了亡国之恨!”

  “现在,很多人不娶妻,不生子,其实并非妇人太少,也非不慕妻儿之乐,真想娶还是能娶到的。不说别的,就是官府给咱们分派的房舍,发下来的贴用钱,就足够让土人红眼。”

  “抢不到汉女、还纳不来一房土女吗?再不济,安南那边我看也有妇人下船,皆是选择。”

  “但是,之所以不娶妻不纳妾,更不育儿女。一来是不想给朝廷多添负担,有了孩子就要耽误上工了。”

  “二来则是,谁也不敢保证,待子孙降世,儿女两全之时,会不会动摇了那份亡国之恨!归乡之情啊!”

  说话的这位二十来岁,相貌堂堂,一身儒衫,一看就是读过书的,说起话来有条有理。

  把问题看的也很通透:我们是卧薪尝胆来的,不是老婆孩子热坑头来的。

  真到了那一天,就算这些老人也不敢保证人人都心怀大志,不算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那文士见赵昺不说话,急声又道:“难道圣人忘了高、孝二宗的前车之鉴了吗?”

  见有的百姓不通文史,一脸茫然,文士挺直身子,朗声道:“当年靖康国难,高宗举兵南巡,”

  “多少北地士族、百姓义勇或投军执戟或举家追随?那时,五岭之南尚属烟瘴流毒之蛮荒所在,百万北人南下,艰难堪比今日扶桑。”

  “也正是这百万之民,奠定我大宋中兴之基,生生将烟毒荒地变成了如今的两广富庶。那些人比我们多得多,比我们更有斗志,巴望高宗皇帝有一天兵指河洛,重归故里。”

  “而那时,我们有那个能力,不是没有。名将如云,兵屯百万,粮产丰庶,银钱兆万!”

  “可是最后呢?鄂王北伐逼返,韩忠武公郁郁而终,张忠献公至死未等到北归之期!为什么!?是那些北地而来的百姓心变了啊!他们不想回去了,不想放弃南方的安逸舒适了啊!”

  “难道...我等今日还要重蹈高、孝二帝的覆辙吗?”

  “......”

  赵维深深地看了那少年文士一眼,心说,这人不错,是个人才,有前途啊!哥这么幸运、这么欢乐的吗?

  他说的这些,一般人还真听不懂,很有水平。

  他避开了南宋为什么没有北返中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二圣尤在,而突出了另一个阻碍高、孝二帝北伐之心的重要原因。

  来自民间的阻力。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北方过来的士族、百姓在南方重新安家,并得到了稳定而富足的生活后,不愿意再折腾回北方。

  毕竟打仗要花钱、北迁还得从头开始。

  包括南方士族也是一样,皇帝都住到南方来了,要是迁回去,那我们多亏。

  总之,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高宗赵构从一开始,因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