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 难题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维后脑,笑骂道,“却是只会气人。”

  “嘿嘿。”赵维傻笑着,“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成了,我干的事是要写进史书里的。”

  这一回,赵与珞却是没扫儿子的兴。

  赵维说的没错,不管暂避海外是对是错,将来成败如何,大宋宁王只凭这一件便必入史册。

  可是,转念一想,赵与珞神情渐敛,却是没有那么高兴了。

  与赵维一边漫步军寨,一边道:“法子是定下来了,可这一趟,不好走。”

  “是啊!”赵维也敛去兴奋之情,长叹一声,“这十几万人,不知道有多少能活着到达海的那一边。”

  目前的琼州,有张世杰自崖山撤下来的四万多水军,加上赵与珞这些年在两广、海南收拢的义军三万,可战之兵共有七万。

  至于随军百姓,那就更多了。崖山过来的九万,琼州依附义军的也有一万多人,共十万有余。

  加在一起,有十七万人。

  这些人要横渡汪洋,远赴美洲,绝对是十二世纪最大规模的海上移民。

  当然,如何只是人数的问题倒还好说,关键在于——海船。

  崖山和琼州所有的海船战舰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八百艘,更多的是百姓随军的民船。

  而这些民船之中,可谓参差不齐,有远洋商船,却也有根本不适合出海的近海小船。

  甚至,很多百姓是驾着江河行驶的平底槽船一路追随。别说远洋,就是近海靠岸航行都抵挡不了风浪。

  事实上,这个时代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船支。特别是华夏,所有海船也都是是为了近海航行设计的。

  单船这一方面,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而除了船支,还有补给上的难处。

  别看赵维出了主意,指着大海那边说咱们去那。但是怎么走,要用多久,他却是两眼一摸黑,啥也不知道了。

  汪洋大海,四六不靠,如何补给?只能是靠出发前一次性补给充足。

  十七万人的吃喝啊!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大一批粮草,上哪去弄?

  当然,不幸中的万幸是,赵与珞驻守琼州,主要责任就是为之前的崖山水寨提供给养,所以在粮草方面倒是有些准备。

  如今琼州大营中的粮草,足够十七万人吃三个月。

  但是问题来了,三个月能到美洲吗?三个月之后又怎么办?

  越想越是头大,父子二人原本的好心情,也在这样的愁云之下荡然无存。

  第二天一早,赵维还没用早饭,却是赵与珞又掀开了帐帘。

  亲爹也不客气,端起碗来就吃。

  “定下了,一会儿早朝,便是商议此行细节。”

  赵维一愣,“这么快?”

  殊不知,正如他所说,此时的大宋流亡政府惨是惨了点,但绝对聚集着最团结、最无私的一群人。一但有了方向,臣子们爆发出来的执行力,绝对是惊人的。

  “陆相的意思是,既然要走,那就越快越好。”赵与珞道,“要赶在张弘范大军南下之前,整军出航。”

  赵维则道:“那船支和补给的问题解决了吗?”

  只见赵与珞摇头,“今日上朝,便是众议此事。陆相下了死令,今日必要想出法子,否则谁也不能出皇帐。”

  “啧啧。”赵维砸吧着嘴,心说,“早点有这样的执行力,这样的杀伐果决,那谁赢谁输还真说不准。”

  不过还好,知耻后勇,为时未晚。

  看着亲爹:“其实,这事我也想了一夜,倒是有些意见,爹要不要听听?”

  “你?”赵与珞一僵,狐疑地看着赵维那对黑眼圈,显然是一夜未眠。

  心说,这可真是哈,浪子回头是不是回大劲儿了?这小子怎么一点都不像以前了呢?

  不过还好,知耻后勇,为时未晚啊!

  笑着摇头,“你就别添乱了。”

  能心系社稷,这是好事。但是让混蛋儿出点歪主意还行,这种细致之事,他还是算了吧。

  “安心养伤吧!朝中之事,少废心神。”

  “我......”

  赵维无语,我特么真有办法,怎么还不信呢?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