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酒煮中药_飞行员秦风脉冲发动机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一同煮药,直到酒尽,再焙干。

  第三个地方提笔写下,炒黄盐。

  屋子主人躬着腰,凑到木板前来回看,一言不发。

  秦凡这才注意到来人,他开始打量对方,这一仔细看,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这屋子中主人,竟然和他还有一面之缘。

  是在地铁上用针灸放血退烧的中年怪人。

  暗忖:“原来他就是苏元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

  苏元驹一连看了好几遍秦凡写下的内容。

  他才直起腰,依旧是不苟言笑。

  只不过,他在地铁上根本没注意到秦凡,所以也不知道和秦凡有一面之缘。

  “请问小友,为什么会是当归一两?”

  秦凡莞尔一笑。

  “苏先生,这副药方虽然有三处残缺,但主体没丢失,已经明确指出主治方向。”

  “那么,这类患者一般会是什么临床表现?”

  苏元驹想了想。

  “小腹冰寒、即便是坐火炕,穿厚厚棉衣都依旧是寒冷,会面色苍白,小便不止,或白带长流而不禁锢。”

  “身重如山,行步倚侧,不能安地,腿膝枯细,大便难秘…”

  苏元驹将临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一一叙说。

  其实,这是一种常用的反证法,从临床表现来推算药方的内容。

  秦凡点头说:“我们换句话来说,这个药方主要以小腹寒痛为使用要点。”

  “主要用于血瘀气滞、寒凝疝痛的症状,从药方组成看,是想达到温阳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所以,我认为当归是首选,当归是补血圣品,性温,味甘辛。”

  “最大的功效就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苏元驹的眉毛挑了挑,对于秦凡用当归来补全第一处,他是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

  以前他也想到这味药,但总感觉有所欠缺。

  他继续问:“敢问小友,为什么是糯米酒来煮药?而不是水?”

  的确,一般煎药都是用水。

  就是用水来煎药,从古到今也是很多讲究。

  现在很多中药煎熬后效果不佳,其实,这和煎药的水、器皿都是大有关系。

  总体来说,煎药的水要以洁净、新鲜、流动为好。

  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煎药的药材同样要分先后顺序,如果是花草类的药物,还需要提前浸泡等等。

  用酒煎药,这也是古中医中的一种方法。

  这酒同样有讲究,并不是啤酒、红酒、或各种洋酒。

  秦凡露出温和的笑容。

  “俗话说,药物有阴阳、药有五味,不同的药和不同的病症,煎药方法对药性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这个药方,如果用糯米酒来煮药,可以借酒行气血、通、和,助行药势、宣痹通阳。”

  “另外,酒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媒,用酒煮药,能让方剂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出。”

  “我们等于是把糯米酒当着一味药引子,用来调和药性。”

  “相比下,比用水来煎熬,效果会更好。”

  “哦~”

  苏元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陷入一片沉思中。

  因为在常识中,就是用水来煎药。

  即便是药材入酒,也是以浸泡为主,极少想到用酒来煎药。

  可秦凡提出用糯米酒煮药,就让他感觉的那一点欠缺,完全弥补上。

  他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又继续问:“那炒黄盐呢?”

  秦凡笑着说:“这药方中,黑附子、良姜、茴香、丁香、炙甘草都是温中散寒,那么炒黄盐就是最佳的一味药。”

  的确,黄盐和炒黄盐只是一字之差,却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的黄盐,是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遇到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黄色的单质碘,使食盐变黄。

  而炒黄盐,是指白色的食盐,放入锅中不断翻炒,直到变黄,它就具有散寒止痛的效果。

  苏元驹犹如醍醐灌顶,他沉吟思考一会,就连连点头。

  他感觉秦凡的回答让他很满意。

  “小友,请问你贵姓?”苏元驹问。

  “我叫秦凡,来自港都中医院。”秦凡笑着回答。

  “小友名叫秦凡?”苏元驹上下打量秦凡,满脸的困惑。

  他听说过秦凡这个名字,但那个秦凡是在内地。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