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保底发行?_我是导演,却拿着演员的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这么看。

  这是很要命的,王总,我们不能从以前觉得刘得华,郑依健这些明星有票房号召力,变成现在觉得杨蜜,黄小明这些人有票房号召力。

  这两者其实没有任何区别,以前就证明那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见王长田沉默思索起来,万青山抿了口茶,继续说道,

  “王总,制片人这话题,也是我有感而发,你听听就算了,可别传出去啊,不然我就将一众导演和明星都得罪了。”

  王长田回过神来,连忙说道,“万导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外传。

  你这番话也是在指点我,我肯定不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来。”

  万青山笑了笑,说道,“王总,我们说回之前的话题,保底发行的风险,我们就以风险做对比吧。

  电影制作是第一手风险,一部大制作,就算二亿投资吧。

  就算票房失败,以现在火热的电影市场,靠宣发,只要不是电影瞎搞,怎么样也能有一亿票房。

  加上其它七七八八的利润,二亿投资,最多亏一亿五千万!

  保底发行就相当于第二手风险,保底票房的利润肯定是超过制作成本,不然制片方一般都不会答应。

  二亿成本的电影,最少保底五亿,将近六亿才能接下来。”

  万青山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说保底五亿,就算特殊情况,保底四亿好了。

  王总,四亿,要是这部电影失败了,只有一亿多票房,那可就是血亏,比自己投资一部二亿制作的大片,亏得还多。

  一个是自己主控,收益全归自己的大片,一个是保底发行,超过四亿才能拿到一部分收益的大片。

  收益不对等,风险,反而是收益少的保底发行更大。

  王总,你说保底发行能不能做?”

  眉头紧皱的王长田,迟疑了几秒,说道,“但别人弄保底发行,你不弄,公司可就没业务。”

  “王总,这就是公司发展模式问题了。

  我呢,宁愿保守点,稳妥点,也不愿意增大风险。”

  见王长田沉默起来,万青山想了想,沉声道,“王总,其实你我也知道,很多公司为什么愿意接受保底发行,其实主要目的还是通过金融市场赚钱。

  但要是真想在电影行业长期做下去,王总,我劝你还是别拿电影去沾金融。

  这种方法做久了,钱来得太轻松,重心自然就会偏向金融。

  到时候最后制作出来的电影,就不能叫电影。

  还有,这种赚钱的方法迟早会反噬,没有人能一二再,再而三的上当。”

  王长田深深望了眼万青山,道,“受教了!”

  王长田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万青山也不知道,他也不会去询问。

  刚才他突然说那么多,也是突然想到保底发行盛行后出现的一系列烂电影,让他有感而发。

  在茶馆呆了一个多小时,万青山和王长田离开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