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并购的前夜_我的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菲尔德瞄了一眼张德庆的脸色,“如果某些中国人也这么想,那么恭喜你们,我可以考虑帮助你们取得合众国的公民资格了。怎么考虑这个事情,还要看你心里希望你的国家能不能好,别被三言两语就灌输了错误的概念。”

  “老板,其实你是一个好人!”张德庆沉默了良久,带着真诚的神色道,“你和一般的美国人不太一样。”

  “夸奖了,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普通人看待问题不长远,我恰恰能够看远一点。”谢菲尔德指着自己的眼睛,最后尽一点心意的指着蒙古的方位道,“这里面最不稳的就是蒙古,从你大清建立的过程来看,并没有在长城内耗费多大的时间,直白一点说,你们汉人战败之后就接受了现实,你大清长期的敌人都是蒙古人,打了将近两百年,到了乾隆时期才算是结束,蒙古人最后服的是清廷,不是你们。好好想想这些不是汉人为主流的地区怎么保住,想明白了在动造反的心思也不迟。”

  说实话,如果没有工业革命的发生,就一八四零年的清朝,实际上远远没有到距离灭亡不远的地步,就在和英国爆发战争的三年前,道光皇帝还平定了张格尔叛乱。一个立国两百年的王朝,到了道光皇帝为止,王朝的版图都在扩大。

  要是直到清朝崩盘距离工业革命还远着呢,加上时代滤镜,后世人说不定一看清朝都有点,这个王朝这么猛的感觉。实际上晚清的一些大臣,也对剧烈的变化真不知所措,明明自己的朝廷几乎搞定了历史出现的所有问题,却碰上了科技大爆炸的欧洲。

  后来的事情就谁都知道了,好不容易从抠门的道光手里扣到钱的精兵强将,把张格尔凌迟喂狗之后,才不过三年时间,面对英军一败涂地,连还手都是奢望。

  但输了就是输了,大清已经挣扎过了,没有办法应对这些问题,自然要把这个问题留给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来接手。

  这算是谢菲尔德对前世祖国的最后一点善意,他还是认为清朝最好是距离世界大战近一点的时间崩盘最有利,至于其他的,他这个合众国公民可操不了那心。

  “哦,对了,等到完工那天我会给你们华工群体立一个雕像,表彰对新奥尔良城市建设的贡献,到时候你们就去巴拿马工作吧,那个地方联合公司的力量更大,环境比合众国国内宽松的多。”谢菲尔德冲着将要离开的张德清最后嘱咐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要分时候,你们华工群体在不是自己的国家受到排斥,不也因为这句话么?”

  记住华工对新奥尔良的贡献,谢菲尔德仍然要送华工走,因为排华法案不会结束。他能够善始善终的给华工群体留一条后路,已经是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了,这个极限就是不拖欠工资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