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9章 尼克松与中国(二)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毅力,让尼克松压制主了自己的缺点,在白宫与各种人侃侃而读,诉说着国家大事。

  这类人正因为敏感,使他具有善于准确地把握时机的直觉。这种素质,使他明智地把握住了世界形势与美国的脉搏。

  尼克松就职演说中含糊地提到新政府愿意与中国对话的新政策:“让一切国家都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期,我们的通话线路是敝开的。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对思想开放,对货物和人员的交流开放一一个民族,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中。”

  所谓的“愤怒的孤立”是尼克松本人在1967年10月的《外交季刊》上写文章提到中国时用的,他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十亿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当然,这些情况当时的中国人可不领情,就在尼耕么演讲之后的第二天,新华社便发表文章说道:“美帝国主义继续在全世界进行侵略扩张的狼子野心……”

  但是随着苏联人在珍宝岛的扛衅以及之后苏联力邀美国一起进攻中国却是让不少中国人都冷静了下来。

  一正是因为美国人的提醒中国人才得到了有关苏联的阴谋,从而加强了战备和警戒。光是在1969年中国的军费,便比往年提升了一倍有余。

  所以,中国那边在快得到美国的消息的时候也是颇为意动了起来。

  心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开始,到7月,从东面的乌苏里江、黑龙江到西面的新疆,可以说充满了火药味,每十多天几乎就会发生一次边界冲突,局势非常紧张。苏联很多的实权人士在考虑对中国进行轰炸,或是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事实上,这次的事件因为苏联人的经济情况比历史更好,所以他们底气更足、叫嚣得也更强。

  在国内,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等交织在一起,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政府的失望弥漫于整个社会,冲击着已受到削弱的美国政治与经济。

  虽然共和党将最后成功的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推到了民主党的手中,但是这与经济形势于事无补。

  当然,这只是政府所面临的危机而已。对于资本家尤其是凯瑟琳这样的资本家而言局势却是一片大好。

  因为战争,所以美国需要新式的武器所有便产生了哔哔小子。

  因为人们要性解放,所以超短裙开始热卖,人们开始喜欢上了那些后现代感十足的衣服。

  站在60年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面对的是一次恐怖的大潮,但是站在凯瑟琳的角度,她却知道有些人实在是小题大做了。

  真正恐怖的事情,是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的,这个时候的美国,才是最颓废的时期。在之后,借助里根的自爆政策以及剪日本人的羊毛,美国才熬到了苏联崩溃……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当凯瑟琳在听到了尼耕么的演讲之后,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基辛格——

  果然,之后她便得到了基辛格人在巴基斯坦的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凯瑟琳开始盘算了起来。

  看现在这个情况,凯瑟琳甚至猜测,中国是不是有可能提前一年恢复入常了?

  真很有可能。

  苏联的改变,已经让凯瑟琳确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真的是可以改变的。

  而且苏联的登月计划……也意味着苏联人有着比历史上更强大的经济实力,甚至能威胁到美国人了,而这时候,选择交好中国,不是一个很好的打算么?

  “唔……要不要写点关于中国的东西?”

  凯瑟琳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写个“中国通”有关的书呢?

  请收藏:https://m.yq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